chanlin 寫:tim.chnan 寫:[恕刪]
另一方面,對於相位和聽感的關係,我還是一無所知,我只是單純覺得訊號從電壓轉到壓力之後,要求像單一頻率波的準確相位是不確實際的,大部分的音樂場合,都會包含很多的反射,所以,對於相位的調整,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定義問題。對我來說,sub 上的相位調整紐 或是擺位大概頂多算是調整駐波節點的位置
如果 Chanlin 兄要比較比較聲音在時間域和原始訊號的差異,可能要把喇叭和耳機拆到只剩單體,時間域訊號真的很難判讀,因為訊號點太多了,很難抓到重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只是要討論相位這種事,在下也還在學習,
[刪]
找到底下這篇,其中 "The causes of phase distortion" 可以看看。
http://www.greenmountainaudio.com/speak ... iming.html在 MEMS 上, EE 背景的人與 Mechanical 背景的人,觀念(應該說看的重點)有時會不一樣,
例如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sonance# ... _resonance個人是判斷撰文者(s) 應該是比較偏 EE 背景的,
因為機械背景的人,很少討論 Q factor,
要把機構放在共振下工作,構件的慣性會造成很難控制、不易預測設計以及壽命不長,
電的東西,還好.......磁場電場變化速度快。
底下這個,一看就知道是機械或者土木或者地震工程建築工程背景編撰的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VibrationEE 的人不會搞彈簧之類的還弄個懸臂梁跑 finite element。
重點在於哪裡?
共振時,相位 (phase) 會反轉,這是學理上,共振是奇異點,
可弄成二階微分方程,答案是 sin(), cos() 的機械或電的行為,無阻尼下共振是會發散的奇異點
共振反映在喇叭單體,那就有幾點特徵:
1. 反應譜在共振點會凸起
2. 在共振點,相位頻譜會通過 90 度 (或 0 度,看輸入輸出的是什麼),阻尼越小、通過共振點的相位變化越大
3. 共振點,喇叭單體的阻抗會凸起,與第一點合起來看,這是表示產生共振時, "只要一點能量" 就可以振很大。
各位不妨多看一些裸單體的 datasheet ,檢驗以上三點。
尤其第三點,
以 RCL circuit 而言,resonance 是表示 "impedance of circuit is at minimum".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LC_circuit#Resonance學電的看單體,能不能轉過來?
物理就是物理,非線性項會讓數字偏移,但大體趨勢還是偏離不了物理原則。
蠻多耳機......它的共振點是 100 Hz 左右的八度,包含 HD800, HD650 (50Hz), HD600, DT990.....
http://www.headphone.com/learning-cente ... Headphones如 HD800,它的阻抗在 150 Hz 時標高兩倍,但反應頻譜也在 150 Hz 增加了近 5dB
表示什麼?
以 power = V * V / R 計算
二分之一的 power 輸出在 150 Hz 時卻能獲得 + 5dB 的反應。
學理上他那個高聳的阻抗,表示 Q factor 不佳或阻尼係數低....(可能暫態很好吧!)
缺的不是 power,
而是音樂訊號從共振頻率兩端變化時 (一個琶音),讓單體即時 "反相運動" 的控制力。
學 EE 的人,會把單體的 Fs 納入工作範圍,
學 Mechanical 的,除非把系統的 ksi (阻尼係數) 弄到 0.7 或接近 0.7 ,一般是很怕共振的。
為什麼?
搞到共振狀態,一根彈簧的 spring constant 變異 20% ,輸出的反應誤差那可大了。
若常量材料的楊式係數的話,一批材料的 modulus 變異 20% 是司空見慣。
而電阻電感,(除了電容),誤差做到 5% 甚至 1% 不難,有時加個 vr 去 trim 即可,
機械的東西,trim 質量或 trim 彈簧,設計上以及生產上不容易喔。
喇叭單體,那就做出來之後再匹配配對吧!
DLP,工作素呼在共振點.......幾百萬鏡子的特性要接近,還真考驗製程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