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 Audio U18 Traz心得文,請見上一篇:仙級神物U18 Tzar耳機開箱
上篇文章裡,成功勸敗U18 Traz導致我現在過著吃土人生的捧油,最近入手了超新的Nio耳機
聽他說得口沫橫飛…讓人…不禁怒火中燒
此君害人不淺,事主應該可以生氣齁?
好說歹說地,出借18 Traz,拐回他的DAP搭Nio耳機……試聽^_<
朋友相害,彼此彼此,還過得去啦
「偽」開箱
18 Traz盒子很大,原先還以為Nio盒子也會超大一咖
結果…只比A5大一些而已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盒裝背面不免俗地也要來點Nio特色介紹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嗯? 有點不一樣
除了tia和APEX以外,還多提到LID (Linear Impedance Design,線性阻抗設計)的技術
強調無論使用哪種聲音來源,Nio都可提供一致且可靠的聲音
根據官網說明,這電路設計可是擁有專利的,專用來校正各單元間的非線性阻抗(non-linear impedances),有效讓耳機與聲音來源間恢復成正確的交互作用,以保留聲音特徵
也是能讓演奏家無論是在大演藝廳或小錄音室中透過各種設備使用,或是聽者從低阻抗聲音來源聆聽,Nio都可維持聲音特徵始終如一的最大原因
對了~ Nio在瑞典語的意思是9
2020年剛好是64 Audio踏入便攜式音樂設備產業的第一個十年
很給力的推出了Nio這款讓聽者自行調整的空間變得更大的耳機
所以,朋友推薦這款耳機不是沒原因的
官方說是N8和U12t的混合體
可惜這兩款我還沒能認識
So以下文章,還是依照本人任性又固執的方式去認識Nio (吐舌)
抽屜式的包裝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對,請原諒我朋友收納的風格就是那麼大而化之~^++^
(差不多是東西買完三天,盒子還在,就要偷笑的程度)
配件跟18 Traz其實差不多
一樣贈送2類,共6對耳塞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一樣有衣領夾、清潔小刷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但多增加一組APEX模組,來到3組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M15預裝在耳機上囉,所以盒裝內只有2組
MX:號稱適合流行女聲、 管弦交響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MX15:號稱適合醇厚男聲、舞曲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MX20:號稱適合純音樂演奏、 大編制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從外觀上來說
還好3個模組有一點色差,不然一混在一起,我大概怎麼樣都分不出哪個是哪個了XD
Nio的配件介紹到此,得好好稱讚一下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誠意之高,我實實在在感受到
跟18 Traz那塊黑磚…質感就是硬差了幾番
這個要我掏錢加購,我也願意!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Nio搭配豪華皮質保護殼,光看造型先開心一番
眼拙無法判斷是否是真皮
但縫製的韻味就是高啊,總算跟得上高貴的售價囉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高貴的耳機就該躺在這種地方啊(大拇指x5)
NIO官方中文字幕產品介紹
簡單摘要的說,Nio採用了混合式單元的設計,包含了:
1個動圈單元(9mm),負責超低頻
6個動鐵單元,負責中音域
1個動鐵單元,負責中高音
1個開放式無導管Tia單元,負責超高音
加一加,總共用了9個單元(8動鐵、1動圈),鋪陳出低、中、高及超高頻段等4個頻段的音色表現
跟U18 Traz的不同在於
U18 Traz是以8動鐵單元負責低音、8動鐵單元負責中音、1個tia單元負責超高頻、1個動鐵單元負責中高音
Nio的結構設計如下圖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外國評測有提到機身部分設計略長於64 Audio其他款,但個人使用起來沒太大感覺耶
頻響範圍:10Hz – 20kHz
靈敏度:105dB/mW
阻抗:6Ω @ 1kHz
分頻:四路分頻
聲音表現,我們後面再來談
先談外觀吧
一樣是鋁合金外殼,但外殼更具光澤感
官方說這是紐西蘭鮑貝片
設計者希望在高科技加持之下,一樣能有個美型的外觀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官網照片看起來比較平面
但實際上…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橫看成嶺
側看成峰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側面看跟U18 Traz是不一樣的,略有澎度
這藍藍的配色實在很令我尬意….
U18 Traz橘紅的太高調,頗困擾
如果這部分也可以隨意替換,那就太強了
我相信,自己尬意的東西能有個人特色,應該是大家都樂此不疲的
Nio配的線似乎沒人多做介紹,應該是64 Audio標準款線材
但,官網上有很多線材和轉接頭可選擇,再加上其他廠牌的話,開發性很高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畢竟...
64 Audio設計Nio時,就是希望能讓Nio的用途廣泛多元,更能符合一些專業人士的調音、混音需求
透過3個APEX模組的特殊設計,可稱得上是目前64 Aidio產品線中最開放的模組,能讓聲音得到最大的釋放
號稱可以讓Nio從錄音室參考的監聽「耳機」變成監聽「喇叭」的等級
再來,偷插花介紹一下借來的Cowon PLENUE L
技術面隨便就一大串:
32bit/384kHz 超高解析力
最新超高品質ES9038PRO:HyperStream II, 8-Channel Internal Quad DAC
支持超低噪音LDO
SNR 128dB, THD+N 0.0004%, 平衡輸出 4.05Vrms
Native DSD256
SoundPlus高性能AMP
超精密 TCXO 晶振
搭載獨立CPLD
ARM Cortex雙核處理
...
......
特色太多,族繁不及備載,真的要研究可以找更專業的評測看嘿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話說,這台我哈很久了
有3.7吋觸碰螢幕,畢竟用慣了手機,能直接對著螢幕點選,畢竟用慣了手機,能直接對著螢幕點選,這太重要了
還有,就是看上這雙插頭設計,可以插3.5mm(可以光纖輸出喔),也可以接4.4mm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用Micro USB的線材就可以連接/充電,還可插記憶卡,非常便利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上面的多功能旋鈕(功能設定為EQ調整)、音量旋鈕都是用轉的,而且還搭配有音效,很有特色

64 Audio Universal-fit入耳式監聽耳機Nio試聽心得
略脫掉皮衣,讓大家看一下黃金美人本尊 (微露香肩?)
特地把PLENUE L的EQ恢復為Normal,讓播放器對聲音呈現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再來進入到音質解析部分 (多麼大言不慚,哈哈)
U18 Traz上搭載兩個APEX模組就已經讓人覺得很有趣了
在Nio上,竟然搭載了3個APEX模組,隔音降噪的調節,讓可玩性變得更大
有關這個,官方技術文章有一篇提到「Nio如何真正實現可轉換式物理調音」,摘錄如下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…大家對APEX專利技術有一定的認知下,知道耳機在APEX 模組的轉換下,對音色的改變並不大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只是輕微的變化 。
然而這次Nio對於三組不一樣的Apex模組都擁有非常不一樣的聲音風格和特色,從音色氛圍、高中低頻、聲音厚薄、音場擴展、甚至去到佩戴隔音程度,在APEX模組的替換情況下都令Nio有著極大的改變。
…為大家介紹Nio 更換APEX後音樂風格的簡單參考…
使用MX APEX模組時:-10dB;流行女聲、 管弦交響
使用M15 APEX模組時:-15dB;醇厚男聲、舞曲
使用M20 APEX模組時:-20dB;純音樂演奏、 大編制
…自行配搭各類型的播放器前端及耳升級線,從而達致對理想的音色的效果。…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從上述官宣,Nio主打是能讓人聽清楚歌曲在混音上的表現
對於具有深度和細節的音樂人來說,Nio是相當具有可玩性的選擇
某些抒情歌曲刻意將人聲提到較前方表現時,Nio比U18 Traz的聽感上更靠近臉前…
雖然能好好地把人聲細微處表現得淋漓盡致,但不得不說,好容易聽覺疲勞,一首歌聽完就覺得應該暫停一下喘口氣了。
若換成U18 Traz,因為空間感寬上許多,就不會顯得如此窘迫。
高音頻的部分,跟U18 Traz一樣有「清」的特質,但比較缺少高亮感,推測可能是動鐵單元較少之故。
說來算有厚度、不乾扁,即使是比較緊繃的女聲高音聽起來也不尖銳的味道
有時搭上歌曲的悠長尾韻,還能聽出歌者拉高嗓音但拉開麥克風的韻味,順帶出寬廣的空間虛化感,令人不禁微笑邊流淚了。
使用多樣化樂器的曲目,各種聲線的呈現,清晰這點是不用多廢話的,Nio聲線交織形成的空間感偏暖調一點,U18 Traz相較下偏冷調,但空間寬廣度來說18 Traz還是優異許多。
Nio算是整體圓融的耳機類型,對於一般的聆聽者來說,這種風格更有助於舒服地長時間聆聽。
尤其,本人最少聽的電音舞曲,在PLENUE L和Nio的協助下,竟然舒舒服服地聽完整首,還覺得:嗯,其實節奏還不錯嘛。
「老天鵝啊,這是發生了什麼事? 」
這曲目讓我高度懷疑自己目前擁有的播放器解析電音舞曲能力太糟,在數個小地方凸出了尖刺,透過高解析的耳機翻譯後洩漏了真面目
至於APEX的部分,畢竟Nio還是比U18 Traz多了一組
對照組多了,不比較一下有點欠打
為了大家,換來換去還同一首歌聽了好幾次,略說一下個人感覺好了
MX:黑色的那顆,換了以後人聲表現較悶,聲音落的點集中在耳朵正中,有些人很喜歡這種模式,我懂,但試了很多次很多歌後,發現…它真的不合我的胃口(誰理你啊)
M15:銀灰色的那顆,預載這個讓聲音表現豐沛的模組,挺聰明!
M20:銀色的那顆,MX20是我喜歡的味道,聲音落的位置剛剛好,讓人聲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發揮美感,下潛是少了重砲感,但沒了濛感,偶爾會出現包覆感不足的狀況
試聽完的結果
覺得自己當初決定為U18 Traz吃土是對的
它比較符合我喜歡「金屬調、有暖感,不能柴,低頻不強求但含混不清萬萬不能」的口味
但不得不說,四頻均衡的Nio太討喜了
畢竟Nio價格幾乎U18 Traz的一半
如果預算不足,可以先考慮這款,等你的耳朵升級了,再升級耳機也不遲